香港藝術館之《尋香記》、《好物有型》、《浮雲軒》(記於二零二四年七月二十六日)
- Frances
- 2024年7月2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4年7月27日
前天本來只打算到香港藝術館看《尋香記》,卻意外欣賞到另外兩個精彩的展覽。
《好物有型》讓人有驚喜。進場前有性格分析幫助你先前往到最適合你的展館,但我發覺結果和我真正喜歡的藝術作品其實大相逕庭🤭 測試結果說我是「冒險開拓型」,但其實我喜歡的是「清雅脫俗型」!不過也看得出策展人的心思。
「清雅脫俗型」展館以文震享的《長物志》為策展基礎,《長物志》全書十二卷,直接有關園藝的有室廬、花木、水石、禽魚、蔬果五志,另外七志書畫、几榻、器具、衣飾、舟車、位置、香茗亦與園林有間接的關係。
這本書大概是古時的「家居生活品味特集」!在我的網站裏大狀王專頁其實有一個頁面叫《大狀王方物志》,當時的想法就是想將和劇中有關的紀念品都放進那個網站去記錄。「長物」原指多餘的東西,有謂「身無長物」🤭 但古代文人雅仕就以之為精神寄托之物,至於「方物」,有當地土產的意思,在香港就有著名香港史作家葉靈鳳小姐的《香港方物志》。 我大概是今天才知道「身無長物」和「不可方物」的由來 😊
之後到《尋香記》展館,這個展覽不過不失,總覺得在館內的香氣有點不夠天然,展出的香爐未算特別突出。最值得看應該是那個清代的《剔紅重簷廡殿形香盒》,造工非常精細,還有就是用沉香製作的如意和手扇,也算大開眼界!
《尋香記》 還有幾個由本地香港藝術家的香器裝置,出生中醫世家的蘇詠寶,其作品《雨水的味道》,非常有趣,展品上端有水滴直到熱的岩石表面,讓參觀者可以在室內慢慢感受從岩石蒸發出來的大自然香氣,參觀展品的時候,職員再提醒:「小心上面滴水。」有趣有趣。
第三個展館是《浮雲軒》的中國鼻煙壺,全部鼻煙壺都是已故收藏家冼祖謙先生的珍藏,由太太冼石韞玉女士慷慨捐贈。足足有490件藏品,有種怎樣看也看不完的感覺!
鼻煙壺上的畫工精細,而繪畫題材亦相當廣泛,人物、植物、動物,更包括《紅樓夢》、《三國演義》,還有我們熟悉的《白蛇傳》等也曾經成為繪畫題材,但由於很多鼻煙壺兩面繪畫的圖案也不同,如果展覽櫃是雙面玻璃櫃,就可以把另一面的圖案也好好欣賞了。
其實還有一個展館非常值得欣賞,是翟仕堯先生的書法展。原來翟先生的作品遍布九龍城寨公園以及長洲各處,但累了就沒再看。

不過真的誠意推介「博物館通行證」,看《尋香記》的入場費是$30,而這個通行證的年費只是$50,就可以全年免費參觀多個隸屬康樂文化事務署的展館,真正物超所值。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