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少年》香港首演場 (二零二四年三月八日)第52屆香港藝術節劇目
- Frances
- 2024年5月23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2024年5月28日

因為有看過國語版的演出,所以很自然地會將兩個版本作比較,廣東話版本的音樂作詞和編劇的主創都和國語版本一樣,而今次廣東話版本則是由冼振東導演負責,老實說,對導演的作品沒有太大認識,只知道他是一位擁有博士學位的導演。
這個是廣東話版的首演,排練時間只是由今年一月中到三月初,演員要在兩個月內學習所有關於舞獅表演的知識,更要做到如專業舞獅大師般的功架,因為劇情提到的是能夠進入決賽的舞獅隊伍,而鹹魚強的角色更加是「獅王」,除了主要演員必須把基本動作運用得似模似樣,導演如何利用舞台效果把這種氣勢呈現出來,都是這一個半月所要處理的主要問題。
廣東話版《雄獅少年》 在主要的故事骨架上跟國語版分別不大,反而挺欣賞冼導演在題材處理上,比起國語版算是來得更乾脆利落兼情理兼備;可以看出導演是有顧及觀眾在劇情理解上的需要,感覺像拿着放大鏡去分析每一個情節的合理性。記得國語版最大的問題是在下半場,三個追夢的少年忽然由鄉村走到大城市,但當時的設計,感覺就如從新界古董去了Manhattan 的距離,廣東話版在轉接上來得比較自然,以霓虹燈招牌展示的廣州大街,真的和我上次到廣州走過的那條街一模一樣,感覺特別親切,看見陶陶居真的笑了出來,因為真的有去過吃飯。看見這個下半場就放心了一半,之後說到阿娟家裏的事,這部份和國內版不同的,至導演用「減」的方法,把每個父母對孩子也有期望,但其實去到最後,都只是想孩子快樂的這一點帶出來;其實國語版到最後都是想帶出這個訊息,但就加入太多枝節,例如阿娟一開始就騙父母出城的原因,在家事發生後父母對他的期望忽然又完全轉變了,冼導演把這種落差完全減掉,做法乾脆利落,娟爸從實際事件和回憶空間的交替處理,亦見到導演是諗過度過,再配上我在看國語版時已經非常喜歡的《夠》,看國語版的觀眾,應該會對廣東話版本的處理感到滿意吧!
演員方面,首先要讚讚阿貓和阿狗,他們的演繹為今晚的演出帶來不少活力和笑聲,發覺阿佑在這一兩年間,漸漸成為讓我覺得非常有信心的演員,演出時的穩定性,卻又不會給人硬梆梆的感覺,他負責的「獅子pat pat」也實在扭得非常好,在身形上我覺得他非常接近專業舞獅師傅的身型。演出後跟 Sam 劉兆康提到,他倆這個「廢」實在演繹得太好,兩位都是把配角變成主角來演的好演員,還有就是演員的能量,有一幕我記得是阿狗在舞獅大賽上負責打鼓,由於今晚我坐得很前但很側,所以離打鼓的阿狗非常近,當時全台燈光已經轉成暗紅色,其實就算他Hea做觀眾也未必會察覺,但我卻看見他銳利堅定的眼神,嘩,忽然發覺這個演員在發光。還有就是阿貓阿狗那個跌落水的「笑話」,我是笑笑下忽然眼就紅了,這個故事,他們的演繹,一流。
今次亦非常喜歡陳潔儀的轉變,在看國內版的時候,那個阿珍太優雅了!今次的阿珍變得非常貼地,沒有刻意賣弄阿珍原本是一位美女,正正和鹹魚強的角色相配合,今晚的阿珍亦有調整過唱腔,應該啤老師也是幕後功臣,非常喜歡今次的阿珍,當陳潔儀唱畢《笑容》一曲,我也拍爛手掌!這個阿珍太美了。飾演鹹魚強的朱謙,一出場,一唱歌,大家都會 fall in love with his voice. 演出後岑太跟我們說:「你們知道朱謙嗎? 你們看過他其他的演出嗎?你們真的要記得這個演員,我真的非常喜歡他!」 同樣地,朱謙一出場,就有「舞台爸爸」回來了的感覺,厲害的演員,就好像能夠把舞台的粒子 consolidate 在一起的能力。
至於Belinda, 她飾演的娟然也是充滿力量的,身為女兒家,在舞獅上面的動作來得靈活亦不失力量,在外型上確實和娟然的形象很接近。阿佐的演出應該是全劇最辛苦的,真是滾、跑、跳、彈樣樣齊, 在歌曲演繹上對他毫無難度,但今次的歌曲亦讓他有另一種發揮,上次《大狀王》裏阿細是比較陰柔的的歌唱演繹,今次雄獅中,他要展現的是「小獅王」的氣勢,比較他過去的作品中,好像沒有一個角色,能夠和立定決心後的阿娟相提並論。
最後要說歌曲了 ! 最喜歡的音樂是《英雄花開》、《笑容》、《雄獅少年》,詞方面最喜歡是 《人還在》、《笑容》和《夠》,今次的歌曲亦出現很多二重唱和三重唱,《三個人撐艇仔》更是真正來個「一鋪清唱」🤭 個人就比較喜歡廣東話版《三個人撐艇仔》。
舞台設計方面,《英雄花開》那一幕,就真的是國語版比較優勝,國語版在視覺上是非常震撼的,廣東話版沒有使用電子展示屏幕,但在意境上面,卻未能做到如《大狀王》的那種清雅,唱《英雄花開》時英雄花的掉落好像是一堆掉下來,這個要留意一下。
之後還會再看,看看還有什麼補充。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