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旅憶相逢》馮珍今新書發佈會 (記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二十二日)香港話劇團教育中心
- Frances
- 2024年6月22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已更新:2024年6月24日

認識馮珍今女士的大名,源於二零二二年十月,在為《大狀王》做「自發網上宣傳」期間,看見一篇岑生在《灼見名家》的專訪,在 Meta 分享時我只是當普通網上文章來分享,後來有前輩提醒,要好好提一下作者的名字,因為寫得特別用心。不久在網上看到原來馮女士也為高生寫過一篇專訪,也是寫得相當仔細用心,就再好好把馮珍今這個名字記住了。
參加這個新書發佈會,完全是因為馮珍今女士,有趣的是,在簽書的時候,她問我是不是因為謝君豪而來,我說:「不是,是因為你,我是因為岑生那篇專訪而認識你的,我是看音樂劇的觀眾!」 馮:「那你也應該知道高世章,我之前也幫他做了專訪,他很健談,我們談了很多,所以他那篇我也寫了很多字 ! 」
今次新書由三聯書店出版。發佈會上,書中兩位受訪的名人也前來「撐場」, 包括資深演員謝君豪先生,和著名設計師劉小康先生,而馮女士當年在教育局工作的戰友和同事也到場支持。發佈會一開始馮女士先把書中每一位專訪人物也簡單介紹一下,他們每位都是來自那個專業界別中非常出色的人物,包括我們的資深填詞人岑偉宗先生、還有我們的舞蹈藝術家 Yuri 伍宇烈先生!能文能武的區聞海醫生、在任期間經歷三次十號風球的「吸風台長」岑智明先生、《南海十三郎》 謝君豪先生、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和一手好畫工而打開精彩人生的建築署高級建築師馮永基先生,才華洋溢和遇上由良師變合作夥伴的劉小康先生,劉小康先生、著名畫家靳埭強教授和高少康先生組成了著名設計公司「靳劉高設計」,而我們在超級市場見到的屈臣氏蒸餾水水樽,還有中國銀行的標誌,都是劉先生的作品。
新書發佈會下半場,馮女士就和謝君豪先生進行對談。 由於現場有不少慕名而來的謝君豪粉絲,馮女士也一心想將對談內容以謝君豪為主線,但聰明謙虛的謝卻不知不覺地把問題轉向馮女士,結果變成了一個「馮珍今女士的迷你專訪」。

謝君豪成功把對談環節變成馮珍今女士的迷你專訪
馮女士退休前任職教育局,謝就問到馮女士在退休前有沒有寫作?馮就重溫起當年辛苦工作的情況,她和戰友們因為要趕工,讓教育文本能夠趕得切送到印刷局去編印,試過由早上九點工作至翌日早上五點鐘!當時還要正值炎夏,而辦公室晚上是會關掉中央冷氣的!因為工作忙碌,亦不知多少次放了朋友飛機,例如約好了看七點半的電影,結果因為七點鐘還在開會而要爽約,她笑說所以很多人以為在政府工作是喝喝咖啡看看報紙,其實真的不是這樣的 !那時根本沒有閑暇,所以要等到退休以後才有時間專心寫作。當謝問到她每天寫作時間上的分配,馮女士就說:「大概寫四、五萬字吧,其實我也不是寫很多,現時為止大概都只是訪問了一百個人吧!」(話語一出即引來全場笑聲,因為訪問一百個人已經很厲害了!)寫作時我會有自己的套路,文章開始通常會寫下專訪某個人物的原因和機緣,訪問時,大部份受訪嘉賓都會從小時候講起,而一個人的現在 ,其實都是建基於他的過去。」馮女士繼續說:「結尾的時候,可能因為自己是老師的性格,我希望讀者在看完文章之後,會得到正面的啟發,我的文字未必能夠改變人生,但希望能成為一點光,希望大家活得更好,世界可以變得更好,那就是我對寫作的願景。」
有人問起,馮女士在訪問那麼多名人之後,對香港精神有什麼看法? 馮就說:「過去訪問過的人物,都出身自不同的背景,以馮永基先生為例子,父親早早走了,母親是清潔工,最後卻能憑藉自己的繪畫天份和鍥而不捨的毅力而獲得成功,所以無論要行多遠,只要捉緊想做的事,不要放棄,就一定會做到。香港精神,大概就是鍥而不捨不放棄的精神。」

每次做專訪之前,由於馮女士並不是從事那個行業的,所以她都會做足準備功夫,清楚了解訪問人物的背景和行業,讓訪問能夠更加流暢地完成,她更會為訪問製作「逐字稿」,意思就是把整個訪談的錄音用文字全記錄下來 !提到做足準備全是為了在對談時要接得上口,這點謝君豪也同意,因為接得上就會繼續分享更多,當談到訪問鍾景輝先生,謝就插嘴:「King Sir 自己會一直講,你坐着聽就好了!」 立即引來哄堂大笑。
馮女士的專訪,亦被今次書中其中一位受訪人物,今天亦有到場支持的劉小康先生大讚,劉先生提到,現在有人問關於他的背景,他都會直接把馮女士幫他寫的專訪發給對方,因為實在寫得很詳盡!而謝君豪、潘燦良和李鎮州,都分別在不同時空讚賞馮女士對他們的經歷作了徹底和完整的記錄!

著名設計師劉小康先生大讚馮珍今的專訪做得非常詳盡。
發佈會結尾時提起謝君豪將會重演的《天下第一樓》,說起重演,謝說他的想法,重演應該是用一個新的方法去把之前的演出變得更精進,所以今次他也打算用一個新的方法來演繹,以及思考如何讓廣東話可以在這個劇裏發揮得更好。之後有觀眾提問,到底舞台劇、電影,和自己的興趣,對他來說,有什麼不同?謝就提到,舞台劇的感覺像站在懸崖邊,自己在感受懸崖邊前面的一片漆黑,盡情發揮之後,再感受從台下送過來的迴響,但他也打趣地說:「戲好是樂趣,戲不好就每日都是出去獻世😂」 ;至於電影,感覺是演員和攝錄機在「拋眉弄眼」,像有一條線在牽引着,是另一種趣味,而自己的興趣,就讓他可以真的表達自己,舞台劇和電影都是通過合作出來的集體意念,而自己的興趣,例如攝影,就是完全屬於他自己的表達。讓我想起發佈會前段謝君豪也提到:「你如何,你的作品也如何。」 攝影也讓謝有機會轉換身份,由鏡頭前轉到鏡頭後的那個人,讓他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自己,不再是主角,讓他可平衡心態 。
值得一提,原來《字旅憶相逢》 的封面題字,正正是「樂茶軒」老闆,香港著名茶人葉榮枝先生所題的,謝君豪的專訪,就是在香港公園裏的「樂茶軒」內進行的; 封面設計方面,今次是把受訪者的名字都放到封面上,非常特別的設計。

簽書的時候,排前面的讀者把馮珍今女士的全套作品拿來給她簽名,讓我有機會翻閱了之前的作品《字旅樂相逢》。 黃昏路過中環的三聯書店,本來職員說沒有這本,而打算離開書店時剛被另外一本書吸引了,就站著把書翻完;翻完那本書,忽然另一位職員走來跟我說,小姐:「剛才你要的那本書是有的,已放在上面的收銀處。」
我說:「咁好?」 就順利把馮珍今女士筆下的高岑故事收藏了 🤭

二零二二年出版的《字旅樂相逢》裏除了有作曲家高世章先生的訪問,亦有作家董啟章先生、舞蹈家梅卓燕女士,關錦鵬導演和粵劇演員尹飛燕的專訪,看來亦非常精彩!值得收藏。封面亦是由葉榮枝先生題字。
謝謝馮珍今女士這一系列的記錄,把一個人成功背後努力的過程和一切經歷得以有系統地保存,讓人借鏡也好,能讓暫時經歷困難的你提供一點鼓勵也好,這種功德,也是文以濟世吧!
Comentários